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俗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啥意思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俗语文化,取材于民。或关乎民生百态,或关乎气候杂谈,或关乎农事生产。包罗万象,取之不尽。能够传承至今,自有其生存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人或可领略一二。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小暑已至,来不及感慨岁月变迁,最热的天气马上就要来临。

关于小暑,民间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热、大暑凉,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小暑热得透

二十四节气中,小暑排在第十一位,夏天的所有节气中,小暑则排在第五位。小暑来,则盛夏始。

客人进家之前,总要跟主人打声招呼。小暑就是一个“敲门砖”,带着盛夏滚滚袭来。小暑之后,天气将越来越闷热和潮湿,因为我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夏天海洋的暖湿气流会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迁徙。

铺天盖地的季风雨带,会带来带来大量降水,比如江南的梅雨天气,“多少楼台烟雨中”,景色虽美,但无处不在的潮湿,却也让人心烦。

正是由于降水频繁的缘故,所以很多地区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升高,甚至到了夜晚还需要盖被子。

这似乎与“小暑热得透”有些差异,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论及我国土面积在世界上,中国也算是当仁不让的存在。地势广袤,造就了差异显著的气候环境。

夏季来临时,东南沿海地区,会成为东南季风的首先光顾的。今年,因为降水太过猛烈,甚至东南沿海部分地区还遭遇了洪涝灾害,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除了东南季风,还有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会一直向我国华南一带延展,季风有强有弱,这主要跟海上的高压强度有关。

高压强则季风强且快,在我国华南一带的地区,若季风强,在小暑的时节,便会受到季风带来的湿润。

那么,季风弱呢?很多偏北的地区在小暑时节依然没有得到季风的光顾,地面温度在盛夏阳光的“滋润”下,急剧提升。于是乎,明明小暑时节,却有了大暑的温度,“小暑热的透”莫过如此。

作为大暑的引路人,古代民间,在小暑时节也有很多节令习俗,到了现代很多都已失传,毕竟咱们早已不是农耕文明时代。

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头伏要吃饺子,山东要吃生*瓜和煮鸡蛋,现在很少见了。

大暑凉嗖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来说这个时间点,会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高温酷暑,强对流天气频繁。

小暑可以热得透,那么大暑是否也能凉飕飕呢?结合气象学和和我国地势环境来说,当然是可行的。

四季分明,是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前文说道,小暑是盛夏的客人,客要随主便。

我国地域广袤,季风雨带移动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七月下旬,季风雨带会转移到华北东北地区,这个时候我国华北、东北便会迎来雨季。

但此时却处在大暑节气,频繁的降雨会将高温渐渐消磨,大暑自然便可以凉飕飕。

“凉飕飕”的代价,便是“小暑热的透”,正是因为季风雨带的姗姗来迟,导致稍偏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酷热难耐的气候下。

再者,季风雨带在移动的过程中是不断消减的,到了北方一些地区,虽然有明显的降雨过程,但降雨量却不算多。

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这句俗语的产地,大概是在我国内陆偏西北的一些地区,季节性的俗语,大多如此,一般都带有地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独特的气候、地域条件下,便会孕育独特的文化习俗。为了迎接大暑,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比如烧伏香、饮伏茶、晒伏姜、吃竹筒冷面、斗蟋蟀、吃仙草、吃凤梨、喝暑羊汤等。

结语

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农事生产,随着后人的补充,二十四节气中又增添了许多人文要素,比如节令习俗。考虑的是普天之下大部分情况,可以看到很多俗语都是产自我国北方地区,因为古代北方经济发达。

俗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就介绍到这里,乍一看没什么道理,但倘若结合天文地理来分析,就会发现古人所言,的确不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