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属必看丨如何医院接受诊 [复制链接]

1#
医院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告诉医生,这是精神疾病诊断的关键,而医生也只有见到病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才能进行诊断和治疗。据悉,很多患者家属感到说服他们去精神病院就医是件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加以否定,不肯就医;有的患者非常兴奋,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劝其就医;还有的患者干脆用武力抵抗。面对这几种窘况,家属一般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拧不过患者,依了患者,要么多找几个人帮忙,强制就医。前者容易延误治疗,后者容易伤害感情,加深患者对家属的误解。那么,患者家属应该如何说服精神患者去看医生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精神疾病患者为什么不会主动求医?

1

没有自知力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在疾病发作的时候缺乏自我辨别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当他们出现幻听、被害妄想或严重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们基本不认为自己处于病态之中。这是这精神疾病的一个突出特点。

2

强烈病耻感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无处不在,我们的患者不但受到病痛的折磨,还不得不面临外界的耻笑和不平等待遇,他们因为病耻感,本能地抗拒自己得了精神疾病。

3

“医院”

由于一些恐怖小说、影视剧的设定,大众普遍认为精神病院是恐怖的,暴力的,可怕的,其实不然。医院开展以“亲情服务温馨化、便捷就诊网络化、质量管理规范化、健康教育系列化、就诊环境舒适化”为主题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患者的需要。各科根据精神病患者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疾病病种,医疗护理技术也随之细化,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种进行相应的护理。

医院环境

Hospitalenvironment

医院环境

干净整洁现代化

身边有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怎么办呢?

1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切忌批评、指责

当我们发现他们出现言行异常的时候,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奇、反感、气愤,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忍不住指责、辱骂甚至打他们。当我们稍稍冷静的时候,心里又会有无数个疑问,他们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等到这时才试着去接近和理解他们,才发觉他们也对我们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当他们不信任我们的时候,我们能让他们做什么呢?他们能听从我们的安排和建议吗?所以,患者家属和患者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这点至关重要。

2

尽量不要试图改变他们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家属不会处理与患者的关系,只要患者出现异常举动,看不顺眼,家属就会很紧张、很气愤,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指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可是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虽然我们觉得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不正常,可是在他们看来却真实存在,生病了,就是这样的表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需要科学治疗。

3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假设我们自己出现幻觉,总是有莫名其妙、奇奇怪怪的声音出现在耳边,总是感觉有人要害自己、监视自己,总是兴奋躁动、自我感觉膨胀,总是爱发火、难于相处,总是消沉、抑郁、彷徨,总是头脑失控、控制不住检查、洗手,总是吃不好、睡不好,总是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内心是不是难免困惑、恐慌、无助、紧张、焦虑、难受……因此,我们需要去了解他们,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寻找他们异常言行背后真正的原因。虽然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起码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到医院去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解除他们这些痛苦,让他们和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4

耐心劝导

对于否认自己有病但并不兴奋的患者最好还是劝说,但需要注意精神病人最忌讳听到“精神病”、“你有精神病了”、“看精神科医生”等话语。因此,家属在说服患者去看医生的时候,应尽量回避这些话语,不要直截了当地对病人说“你精神不正常,得去精神病院查查”,这样会引起病人的反感。一般精神疾病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情绪上、躯体上不舒服的感觉,比如烦躁、抑郁、头疼、失眠等。家属可以从这些患者能够认可的症状下手,劝他去做心理咨询,或者以理解、同情的态度与病人一起谈论病情,让病人感到你在试图帮助他摆脱痛苦。如对有幻听的患者,家属可以说:“你总是很不情愿地听到有个声音在命令你干这干那,这样多受罪呀,不如我带你找个人看看吧。”对有妄想的患者,家属可以说:“总有人在害你,议论、跟踪你,你感到非常痛苦、焦虑、紧张,我替你找一个人咨询一下,帮你找找原因,你看怎么样?”如果患者实在不愿意去,家属还医院的心理门诊,那里的医生也都具备精神科知识,能够提出诊断治疗或进一步处置的意见。

5

医院越来越人性化

医院的污名化,导致医院来治疗。没来过的人心中定有诸多疑虑,来与不来都是问题,心中难免经历无数次挣扎和犹豫徘徊。不过,可以大胆的告诉大家,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环境在改善,管理越来越人性化,医生护士的专业化素质也在提高。

6

医院不再只是看“精神病”,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住院治疗

医院诊治范围早就不限于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了,比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身疾病、睡眠障碍、酒精或*品依赖等,这些都不是“精神病”。其实,很多病情相对轻的患者也不用住院治疗,只需门诊观察,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只要愿意配合医生,一切变得不一样了,还可免受住院的困顿之苦,这也是提早治疗的意义之一。在患者第一次见到医生时,医生会对其年龄、病史、精神状态(包括感知觉状态、有无幻觉、情绪状态和自知力等)、性格特征、家庭社会关系等进行询问,同时也会观察其有无自残自杀痕迹、入院方式(是否被强迫)、行为能力和面部表情等。综合上述检查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决定其是否需要入院。

7

医院

对于兴奋躁动、有强烈自杀行为,伴有酗酒、药瘾症状的病人,可采用强制性手段,有时还需要精神科医生、护士或安保人员的帮助。另外,对于一些家属多次劝说都不来看医生的病人,家属可以先把病人的情况向医生描述,然后医生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出些主意,最终达到病人就诊的目的。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