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来得最早走得最迟rdq [复制链接]

1#
疫情发展至今,医院已经关闭。但是,医院西院区仍然有一批医疗队员坚守在抗疫一线,努力站好重症患者救治的“最后”一班岗。3月11日,是医院西院区的第44天。这近一个半月以来,他没在朋友圈里发过任何一条有关驰援抗疫的动态。“我爸妈到现在都不知道我来武汉了,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史亮是来自首都医科医院肿瘤内科的一名医生。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午,史亮接到医务处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准备前往武汉支援。“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其实前一天,史亮就已经接到科主任的电话,决定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当天史亮退掉回家机票——他原本已计划好大年初二回江苏,陪家人过春节。“看着武汉疫情一天比一天紧急,最终决定取消所有行程。作为一名医生,我没有理由不来。”于是接到通知几个小时后,史亮就同北京市属12医院的名医疗队员们踏上了奔赴一线的航班。援鄂北京医疗队在首都机场集结准备出发/北京日报患者收治压力大1月25日,医院西院区被确定为新冠肺医院。作为一家以医院,要迅速转变成新医院,挑战很大。2月4日,医院西院区又进一步成为重医院。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要保障能够接收名住院患者,但当时住院楼只能收治人;此外人手也不够,无法支撑开设新病房。"所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院区增开新的住院病房。"据史亮介绍,医院的时候,门诊留观病房积压了相当一部分等待住院的患者。"疫情初期,大多数患者都在‘找’床位,留观病房内也积压了许多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我们医院在‘收’患者方面的压力。”据了解,医院组成的医疗队,来到院区之后接管了三个病区。从一开始就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增开病房,名医护人员一共开了三个病区,每个病区50张床位,加起来一共是张。随着新开病房的数量逐渐增多,部分患者“一床难求”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除隔离病房外,医疗队的到来也解决了ICU病房床位紧缺的难题。北京医疗队刚到时,院区新冠ICU病房还未开设,经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一周后开设了20张ICU床位;并最终在各省市医疗队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在各层隔离病区增加临时ICU床位的办法,一共增加了45张床位。其中,北京医疗队负责的3个隔离病区内,每个病区都增加了两张ICU床位,为及时救治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力条件。回顾这四十多天的治疗,史亮说:“有了病房之后,许多针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治疗的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设备也陆续配备到位。经密切关照与配合治疗后,一些早期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症状无异,为何核酸检测始终阳性“有一种患者的治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史亮所接管的病区内,有一名医院本院感染新冠肺炎的护士。经过前后20天左右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已显示无异,但核酸检测结果始终无法连续两次达到阴性。“因此,她也就不符合现行的出院标准。”史亮说,医院增开病房之后收治的第一批住院患者,在发热门诊被感染,起初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但病情不重,属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月31日住院,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后,从肺部CT来看,总体症状已比之前好多了,但核酸结果还是阳性。入院二十天后,患者肺部的影子已经完全消失,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但核酸检测结果依然还是阳性。史亮介绍,患者住院期间前前后后大概做了十次核酸检测,每次医护人员确定患者情况好转后就给她做核酸检测。按要求,两次检测中间必须间隔一天,并且均为阴性才能达到出院标准,这也是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硬指标”。但是,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出现过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情况。所以即便患者肺部CT显示正常,临床表现也挺好,但依然达不到诊疗方案所规定的出院标准,只能留在院内做进一步的指标监测。“这说明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需要逐步完善。这种病例的存在,对我个人来说,触动是比较深的。”史亮说,由于护士是在院内感染的新冠肺炎,所以她个人的心理压力显得更大。在史亮接管的病区内,有两位来自医院西院区本院的护士,好在两位护士的病情都不严重。“相医院来说,医院西院区对医护人员院感的防控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史亮说,接下来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除了相关的对症支持外,还要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不断监测。“这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跟普通的肺炎不太相似。在对一种新型病*的不断探索中,能够学到很多新东西。”史亮信心满满:只要继续加强对她病情的监测和治疗,这位护士一定能够康复出院。发挥肿瘤医生的优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史亮从医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次传染病疫情——年SARS暴发时,他还是一名在读医学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史亮已从曾经的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而作为一名胸部肿瘤内科医生,史亮没料到,对这次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自己还具备了肿瘤科医生对患者情绪管理的独特优势。“从与患者交流的角度来讲,相比我平常接触的患者,现在状况好多了。”史亮说,自己平日接触的患者都是肿瘤患者,基本上,绝大部分人的病情是无法好转的。但是新冠肺炎患者,从目前治疗结果来看,多数患者都是可以痊愈的。所以,医护人员也会给予患者一些心理方面的支持。在病区内,最早的一批患者除了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以外,其他许多都是家庭聚集性传播的病例,例如,有一部分是夫妻患者,还有母女患者。一些患者因为亲人病逝,而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史亮认为,针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也不容忽视,多给予患者一些沟通和安慰非常重要:药物治疗,只是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此外,病区内还存在一个不同寻常的“特殊”患者群体。据史亮介绍,病区收治了几位有轻度精神病史的新冠肺炎患者,但入院时均未发病,且已不在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在入院初期,他们的心理状态比‘普通’患者更令人担忧。”史亮回忆,病区内有一位30多岁、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入院后高度紧张。"对待这类患者,我们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后,首先要了解患者精神状态,这对疾病的治疗来说至关重要。“从患者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他的紧张情绪,有些患者会不停地打铃呼叫医生护士,并非自身相关指标很差,而是希望从医护人员口中获取更多关于自己病情的消息。”“之前也遇到过一位年轻患者,平时不用服用抗抑郁、抗精神分裂类药物,但在入院后,精神状态非常差,以致需要靠药物来维持较为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每次进入隔离病房查房的过程中,都会跟他聊聊天,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说到心理压力,其实医护人员在进驻武汉初期压力也非常大。史亮所在的北京医疗队特地增派了两名心理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好在随着对患者情况的熟悉和了解,医护的心理状况也逐渐好转了许多。让医疗队所有医护高兴的是,从2月6日起,患者病亡率逐日下降,重症患者康复出院的消息越来越多。医院共有三个院区,包括本部、肿瘤中心和西院,其中肿瘤中心是疫情期间临时增加的新冠病房。3月15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肿瘤中心正式关闭隔离病区。当天,另有14名患者被转入医院西院,继续接受治疗。与此同时,医院已经关闭,也频频传来各地驰援武汉医护陆续返回的消息……“3月11日,史亮告诉“医学界”:“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确切回去的时间,但大家都有决心坚持到底,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医院西院区作为患者治疗最后的抗疫堡垒,陆续接医院病房的新冠患者。史亮说:“直到武汉本地医疗资源,能够完全承担本地的医疗救治工作时,我们才会离开。”(感谢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对本文内容的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