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精神科护理安全大致包括患者安全、护士执业安全。
一、概述
护理安全是精神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贯穿精神科护理每一项治疗、操作环节和过程。
1、作为精神科护士,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要对精神科常见应急事件有足够的防范意识,一旦出现问题,能立即进行急救和处置。比如:噎食的急救和处置、暴力行为、冲动伤人的防范与应急处置。
2、对精神科常见危机事件要做好评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以防范危机的发生。比如患者出现的噎食的风险、暴力行为、冲动伤人行为、外逃的风险以及防范急救措施。
3、对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二、案例
1、年4月25日上午,在广东中山*圃某中医门诊部,一名女性精神病患者持刀砍伤3名医护人员。2、年11月1日下午2点多,医院22病区内,医院的精神病患者将几名护士扎伤,其中,一名护士差点被刺到心脏,而一名女护士被划伤了脸,病区护士长的手臂也被扎伤,另一人伤势不详……3、年1月3日,湖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刘强,在住院期间,被同病房另一患者用双手挖去双眼,导致双眼球缺失。医院护士护工数次巡视病房均未发现端倪遭到家属质疑和不满。以上案例不难看出,问题都出在巡视和安全管理上。对患者巡视不到位,对患者暴力伤人风险评估不到位,是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策略
1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强化安全意识1、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不同护理方案,必要时使用护理用具,如约束带、磁扣约束带、约束衣、约束椅、约束床等。
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3、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检查。入院患者立即查、住院患者天天查、外出患者返回查、探视患者详细查。4、强化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促使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作为日常护理依据,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2加强病区、病房设施的安全管理
1.做好精神科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做好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可最大程度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
所以,不管是病区设施还是病房设施应简单、牢固、耐用,并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2.危险物品管理
病区内无危险物品,如刀、剪、玻璃、绳索、火机等。病区内危险物品必须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刀、剪、针线、体温计、约束带等物品必须做到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有交接。
四、小结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同仁责任重大。
护理同仁要排查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才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才能为患者疾病恢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满意的医疗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1精神科护理
噎食的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精神科护理查房记录
精神科住院患者如何预防噎食
提升精神科护士慎独精神的重要性
精神科用药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常见抗精神疾病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分类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护理
2抑郁心理消除抑郁隐患,从儿童做起
的病因,是因为执着还是因为压力?
女性比男性患抑郁症的概率高,为什么?
春季抑郁高发,如何预防抑郁
强迫症是一种时髦病吗?
出现以下躯体症状,可能是抑郁症在作怪!
3护理、院感穿脱防护服流程及职业暴露防护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汇总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精简版)
美小护们
为了不在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