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幸ldquo被精神病rdquo [复制链接]

1#

如果你“被精神病”,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请静下心慢慢听小健说。

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汉想知道精神科的诊断能否禁得起考验:他招募了8个正常人,并进行了培训:假装存在幻听,其他正常,并在入院前不做个人卫生,浑身散发着酸臭。然后连他一共9人去精神病院看病,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结果公布后,一家精神病院表示不服,让罗森汉放马过来。罗森汉表示,近三个月会安排一些正常人去看病,看他们能否区别出来。三个月后,这家精神病院称发现了41名假病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罗森汉并没有安排任何人去。

实验告诉我们,精神科医生很难判断刻意装病的人是否真的有病。

目前没有任何仪器可以客观证明个体是否患有精神病,只能依靠精神科医生根据客观症状标准进行主观判断,但症状是可以捏造的。那么问题来了:假若你的家人因经济利益,杜撰你的症状,将你送入精神病院,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没病并尽快出院?

这就像一个死循环:

否认有病?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之一;

承认有病?赶紧的吧,精神病院正等着您!

反复强调自己没有病?精神科医生不会买账的,因为重性精神障碍的患者缺乏判断自己是否有病的能力,你的话没有可信度。

激烈地进行抗争?这样做,你就给医生留下了兴奋躁动、伤人毁物的有病印象。此外,因为有危害社会的风险,出院之日也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

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不用怕,以下10个方面是精神科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细节:

睡眠:遵守病房作息时间。如果睡不着,不要在病房里瞎转悠,更不要大吵大闹,建议在床上眯着,假装睡得很不错。

交流:与医生和护士交流时,要注意语速适中、语调平稳。按照沟通的情景,适时切换主动问和被动答。

情感:不要因至亲的背叛而过度消极。要知道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出院,暂时抛开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与自己的言行要协调。简单来说,讲述开心的事要露出笑容,不愉快的事则表现出痛苦。

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平时的言行,是否和大众一致,若存在一些可能被怀疑的行为,请尽量隐藏起来。比如一些人喜欢睡前盯着屋顶思考,切记不要这么做,因为精神病患者有时候喜欢凝视某个地方,陷入幻觉。

语言:用词要得当,别自作聪明发明一些新词;用语要得体,符合当前的对话,不能问你吃饭没,你却说上了厕所;不虚构内容,别吹牛。

眼神交流:眼神要与医护人员进行互动,交谈时别左顾右盼。

思维与逻辑:思维连贯,逻辑要经得起推敲。

记忆力:要记得为你诊疗的医护人员姓名。

定向能力:能分辨你目前处于什么地方,能判断现在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上述10个方面,对于正常人来说轻而易举,所以不必过分担心,顺其自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如果不幸入院,不要频繁解释自己没病,不用过分担心服药,不建议尝试逃跑。

“被精神病”没那么容易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不能判断自己是否有病,陈述的内容往往也往往不可信,入院时诊断的依据往往是来自监护人。然而,因为存在个体“被精神病”的风险,精神科医生也会多留一个心眼,不会完全按家属所说来进行诊断,而是会进一步核实评估。

精神医学已发展了多年,作为诊断依据的症状学非常丰富,若不是装病者拥有丰富的精神病学知识、了解诊疗程序以及精湛的演技,短时间内就会被识破。在评估和观察期间,并不意味着你“被精神病”了,而是病情判断需要一定时间,这和其他疾病住院观察一样。

若患者不能诊断为精神疾病,且无危险倾向,一般能在一周内出院。

PS:目前精神科、心理界的难题,并不是正常人“被精神病”,而是大约有70%真正有精神病的人没有接受治疗,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