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了解它 [复制链接]

1#

书名:《走出幻灭》

作者:简·大卫·纳索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CATHY爱阅读—————————

现代社会,生活的忙碌和沉重的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幸患上抑郁症。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是不胜枚举,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由法国精神病学专家、精神分析师简·大卫·纳索编著的。他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从而让我们走近抑郁症,了解抑郁症,战胜抑郁症!

1,什么是抑郁症?

作者从2个相反的观点着手,让我们明了何谓抑郁症。

首先从描述性角度讲,抑郁症是一系列可观察的症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特别反常的悲伤情绪。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而且与领导意见不合,导致总是头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到医院内科检查,医生查不出原因;又推荐我到精神科做脑电波测试,医生也只是通过一系列机器检查,开了些药,确诊我得了轻度抑郁症。其实我当时特别无语,药也没有吃,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可能得抑郁症,后来项目结束,头也不痛了,我又欢快的跟以前一样了!所以这种没有深入抑郁症患者内心世界的诊断,真的有待商榷。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欢迎一起探讨!

另一种观点是从精神分析角度定义抑郁症。精神分析师通过分析抑郁症的“各种诱因”对其进行精准的定义,从而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这里作者着重分析了关于抑郁症的3种最重要的特征:悲伤、自身的执念和自卑、情绪困扰。而且书中附上了详细的对比清单,非常具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研读。

2,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这正是本书的灵*所在,作者用了11章内容重点阐述,清晰的描述了抑郁形成的四个阶段:

根源:早期创伤事件

潜在原因:抑郁潜伏期——过度幻想

导火索:新的情感创伤——幻想突然破灭

抑郁:症状的爆发——问题集中呈现

通过阅读本章内容,我们可以明了抑郁症患者的成因。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欢乐中常常伴随着悲伤与痛苦,我们往往因为失去了我们所执着的“心头好”——亲情、友情、爱情、自我、物品等等,而感到无比悲痛。其实很多人都曾游走在抑郁的边缘,但是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变成抑郁症患者,跟我们自身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极少部分人,会因为曾经的创伤和自身的性格关系,走不出自己无形中设下的局——幻想,而走向抑郁这条艰难的路。但是,只要我们帮他们找到病因,走出来是迟早的事!所以,抑郁症患者永远不要气馁,只要自己坚信,总有一天能够康复,就一定有希望!

3,谁来帮助?怎么帮助抑郁症患者?

作为精神分析师:

从医生专业的角度,用“精神分析疗法”去帮助患者,与他们产生共情,走入患者的内心世界,挖掘患者患上抑郁症的深层次原因,一层层抽丝剥茧,帮助患者康复。作者强烈呼吁专业人士能够从本心出发,忘掉条条框框,调动自身人性的一面,去帮助患者重拾人生的希望。

这一章里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十个月大的婴儿克拉拉的故事,她还那么小,竟然因为妈妈的原因而导致抑郁症,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而且不愿意吃饭,看的人真是心疼极了!当我看到作者一针见血的洞见到她的问题时,他对她说的那番非常有共情的话,让我为之一振:他说宝宝是为了要变成妈妈的妈妈,去保护妈妈,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才会变得这么心力交瘁。然后宝宝像听懂了一样,眼睛立刻有了神采。我真的惊呼于作者的敬业精神和精准的洞察力。

作为患者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非医学专业人员:学着以精神分析师的视角与患者产生共情,就像本书审译者马晓韵老师讲的:

“很多时候,共情不是你落入井底,我趴在井口告诉你如何爬出来

而是我也下到井底,坐在你身边,陪你安静地呆着

你想说话,我会认真听

你不想说话,我会陪着你沉默

我们共同感受井底的寒冷、潮湿,一起体会绝境的痛苦。”

人们懂得与抑郁症患者共情,才能切切实实的真正助他们早日走出痛苦,回归社会。

我感觉这一点也是作者用心编著本书的目的之一:让更多人加入到共同爱护、帮助抑郁症患者的路上来,而不是排斥甚至伤害他们。

作为患者本人: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分析对照自己的病症,了解自己,从而想办法自我救赎,走出幻灭!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人生之幸并非拥有好运气,而是能够不断地寻找幸福,并在寻找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所拥有的、所成就的及所处的状态而感到幸福。希望每个抑郁症患者都能早日走出阴霾,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