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经研究副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20例临 [复制链接]

1#

副蛋白血症或称单克隆球蛋白病(MG)指在血中存在由单克隆浆细胞产生的大量异常单克隆球蛋白,这种单克隆球蛋白病与数种周围神经病相关。最常见伴发于未名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但也可以出现在多发性骨髓瘤(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淋巴瘤、Castleman病、原发淀粉样变性、冷球蛋白血症以及多发性神经病、脏器增大、内分泌疾病、M蛋白和皮肤改变综合征(POEMS)等。尽管MG与周围神经病相关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被认知,但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临床及电生理表现复杂多样,极易造成临床误诊。明确诊断有益于发现潜在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且周围神经病的进展往往被看做是其恶变的警钟。临床表现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CIDP)极易混淆,但治疗与CIDP明显不同。我们总结该病的主要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回顾性分析-医院确诊为副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诊断标准同Filosto等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多发神经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证据,同时血、尿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单克隆丙种球蛋白阳性。副蛋白血症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类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自身免疫、感染、代谢、内分泌异常、药源性、中*性、遗传性等病因。

2.临床评价: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首发症状、病程,感觉、运动性症状、体征及其分布特点。伴随症状、体征。受累神经纤维类型。依据MedicalResearchCouncil(MRC)评分对无力做定量评价。Rankin评分对功能残障评分。

3.实验室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依据重链及轻链类型不同分类。骨髓涂片、活检、流式细胞术,明确副蛋白血症类型。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神经节苷酯抗体等。血常规、血钙、肾功能。所有患者均行胸、腹、盆腔CT,明确脏器及淋巴结病变。骨骼X线片或骨扫描,明确溶骨性或骨硬化性损害等。

4.电生理评价:所有患者均行电生理评价,方法同Filosto等研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双侧的正中、尺、腓神经),参数包括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远端潜伏期(DL),传导速度,F波潜伏期。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s)评价(双侧的正中、桡、腓肠神经)。周围神经病变被分为脱髓鞘性和轴索性病变。脱髓鞘性损害电生理诊断标准:至少2根神经传导速度小于正常低限的70%;远端潜伏期延长超过正常上限的%;F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超过正常上限的%(至少10次测试)。轴索性损害电生理诊断标准:至少2根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传导速度在正常下限的70%以上;远端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与传导速度改变成比例;F波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不超过正常上限的%);无传导阻滞(依据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标准)。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进一步分为远端、脱髓鞘、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ADS-M)和类CIDP(CIDP-like)。

结果

1.一般特点:20例患者,年龄范围33-75岁,平均年龄52岁。男12例,女8例。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4个月。

2.实验室检查:IgM2例(10%)、lgG10例(50%)、IgA7例(35%),其中λ链13例,κ6例。单纯λ链1例(5%)。MUGS8例,MM1例,POEMS综合征5例,骨硬化骨髓瘤1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2例,Castleman病1例,血管内淋巴瘤1例,WM1例。脑脊液蛋白异常15例,平均值是0.61g/L,蛋白细胞分离15例(75%)。淋巴结肿大6例,脏器肿大6例,溶骨性损害1例,骨硬化损害例1例。贫血8例,肾功能不全9例。

3.临床和电生理特点:MG共20例,感觉症状首发18例(90%),运动症状首发2例(10%)。远近端均可受累,远端受累为主12例(60%),远近端受累8例(40%)。神经痛表现2例(10%)。进展病程为主18例(90%),复发缓解病程2例(10%)。感觉性共济失调6例,颅神经损害2例,小纤维神经病2例。四肢受累14例,下肢受累6例。感觉运动受累9例,感觉受累为主6例,纯感觉性4例,运动受累为主1例。多发性神经病16例(80%),多发单2例(10%),小纤维神经病2例(10%)。电生理分为2组:(1)符合脱髓鞘病变8例(40%),其中DADS-M3例,CIDP-like4例,以感觉症状受累为主。(2)符合轴索变性10例(50%):远端受累5例,远近端均受累4例,均以感觉受累为主。

IgM型2例,表现为CIDP-like,运动受累为主1例。远端、轴索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1例。IgA型7例,多发神经病6例,多发单1例。电生理符合脱髓鞘病变3例,DADS-M1例,CIDP-like2例,感觉症状受累为主。符合轴索变性4例,其中多发神经病3例,远近端均受累2例,远端1例,感觉受累为主。IgG型10例,多发神经病8例,多发单l例,小纤维1例。电生理符合脱髓鞘病变4例,DADS-M2例,CIDP-like1例,感觉症状受累为主。多发单1例,远端,感觉运动均受累。符合轴索病变5例,远近端均受累2例,远端受累3例,感觉症状受累为主。

MGUS8例,其中IgM型l例,表现为远端、轴索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IgA型2例,感觉受累为主,均符合轴索变性,多发单1例,多发神经病1例,均远端受累。IgG型5例,感觉受累为主。多发神经病3例,多发单1例,小纤维1例。电生理符合脱髓鞘病变3例,CIDP-like2例,多发单1例,感觉受累为主。符合轴索变性1例,远近端均受累、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

Castleman病1例:远近端均受累、轴索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血管内淋巴瘤1例:远端、轴索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WM1例:表现为DADS-M,运动症状受累为主。MM1例:小纤维性、纯感觉性神经病,远端受累。原发淀粉样变性2例:远端、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感觉受累为主,均伴自主神经损害及腕管综合征。骨硬化骨髓瘤1例:表现为CIDP-like,感觉运动均受累。POEMS综合征5例,符合脱髓鞘病变4例,DADS-M3例,CIDP-like1例,感觉受累为主。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远近端均受累、感觉受累为主。

讨论

在未明确病因的周围神经病患者中,MG的发病率10%,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在50岁周围神经病患者当中,PPN发病率至少有80/,除了糖尿病,可能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可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多发单、单神经病或小纤维神经病等。电生理可以表现为脱髓鞘性、轴索性、小纤维神经病等,脱髓鞘性既可以表现为DADS,也可以表现为CIDP-like。临床及电生理的异质性强,容易误诊为CIDP,尤其伴有MGUS时,而治疗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均在副蛋白血症发现之前。重链以IgG为主,10例(50%),轻链以λ链为主,14例(70%)。而Silberman等报道以IgM多见,占60%,其次为IgG30%,IgA10%。Filosto等报道IgM51.4%,IgG33.3%,IgA10.3%。本组患者四肢受累占70%,下肢受累30%。而Filosto等报道四肢受累占23%,下肢受累77%,可能与两组患者病程不同及轴索损害比例不同有关。

本组患者以下肢、感觉异常起病为主要的首发症状,神经痛的表现少见。颅神经损害、小纤维神经病不常见。均与文献报道相同。

本组患者以感觉受累为主。与El-Difrawy等报道一致,32例MG患者,26例感觉受累为主,运动为主6例。Filosto等报道37例患者,34例感觉受累为主,运动为主3例。电生理轴索性损害为主,脱髓鞘性损害以CIDP-like表现为主(57%)。与Vrethem等报道相同,42例患者,脱髓鞘病变19例,轴索病变23例。而El-Difrawy等报道32例患者,脱髓鞘病变22例,10例轴索病变。Filosto等报道脱髓鞘病变15例,轴索病变10例,混合的12例,均以脱髓鞘性损害为主。

依据重链的不同分为3组,IgM、IgG、IgA型。均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表现。本研究IgM型2例。轴索性、脱髓鞘性损害各1例,均以远端、运动受累为主。Vrethem等报道典型表现为远端、脱髓鞘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Silberman等报道以远端、脱髓鞘性、感觉受累为主要表现。Chassande等报道40例IgM型PPN患者,其中脱髓鞘性以感觉损害为主,轴索性以运动损害为主。IgA型7例,感觉、轴索性,远端受累为主,其中脱髓鞘的以CIDP-like表现为主。而文献报道以感觉、脱髓鞘性、远端受累为主。IgG型10例,感觉、轴索性、远端受累为主,其中脱髓鞘的以DADS-M为主要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感觉为主、无神经痛、脱髓鞘性、进展的周围神经病应高度怀疑此病,但此病异质性较强,即便不符合上述表现,也应考虑此病可能。副蛋白血症存在恶变的可能,其治疗不同于CIDP,且各型之间治疗亦存在明显差异,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可以证实周围神经病的存在,对周围神经病进行电生理分类,并可提示潜在的浆细胞病。建议周围神经病病因筛查中,应常规筛查副蛋白血症。副蛋白血症患者亦应常规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及电生理检查。

中华医学杂志年1月第95卷第4期

作者:唐鹤飞张在强(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病学俱乐部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